今年2月3日,教育部批準蘭州理工大學技術工程學院轉設為蘭州信息科技學院,這是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也是適應科技強國和數字中國建設需要、培養信息類人才的務實舉措,在蘭州信息科技學院建設和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標志著蘭州信息科技學院正式成為國家獨立設置的普通高等學校,從此邁上了快速發展的新征程。
自2002年成立以來,蘭州信息科技學院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社會各界和廣大校友的關心關注和大力支持下,在全體教職員工的團結拼搏和不懈努力下,秉持“求是、礪志、篤行”校訓,遵循“以父母之心育人,幫助學生成就夢想”辦學理念,始終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使命,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等方面實現長足發展。
高揚黨旗 引領學校健康發展
在辦學過程中,蘭州信息科技學院黨委牢牢把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始終堅持以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為根本遵循,始終堅持服務改革發展大局,始終聚焦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根本任務和方向目標,積極探索加強學校黨的建設有效途徑,切實把黨的領導貫穿于辦學治校、教書育人全過程,讓黨建工作成為學校持續健康發展的“紅色引擎”,引領學校揚帆遠航、健康發展。
近年來,學校黨委通過強化思想引領、夯實組織基礎、完善體制機制、加強黨員隊伍建設、創新黨建工作方法,持續提升黨建工作質量。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穩步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質量,積極構建“三全育人”工作機制;不斷開拓創新,通過成立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百門“課程思政”、拓展“第二課堂”等舉措,積極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工作,確保始終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學校各級黨組織先后獲得先進基層黨組織、黨建工作“標桿院系”、“樣板黨支部”等榮譽稱號,有100余名黨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省委教育工委先后推薦學校黨委在全省高?;鶎狱h建工作推進會、甘肅省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聯盟2021年度工作會等全省性會議上作典型經驗交流發言;教育部思政司專門到學校調研黨建工作并給予高度評價。
協同育人 確保學生高薪就業
學校堅持人才強校戰略,形成了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任人才梯隊,打造出一支以全國優秀教師、甘肅省園丁獎、教育行業技術標兵及青年教師成才獎獲得者為骨干,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教學團隊。
近年來,學校立足培養應用型技術人才定位,積極搭建學校、政府、企業及社會組織資源聚合的協同育人平臺,聯動建立專業、行業和職業協同培養的產教融合模式,逐步構建了適合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才培養機制。培養應用型技術人才的辦學理念已內化為全校教職工的自覺意識,面向應用層次的人才培養機制已落實在學校辦學的各項事業、各個工作環節中。
契合需求,精準確定培養目標。學校緊盯產業和市場發展需求,專業建設與發展緊密對接核心行業和產業,課程體系建設分層次對應學生認知、能力與技術培養是近年來學校面向應用型人才培養專業與課程建設的核心舉措。學校堅持“工程和服務現場工程師和管理者”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形成了“專業基礎知識、技術實踐能力和工程應用素質”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體系。在學科專業的設計和構建方面,實現了專業定位與學校定位的統一,專業設置與市場需求的統一,專業建設與產教融合的統一;在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方面,實現了基礎理論與實踐應用相融合、校內培養與校外實訓相融合、專業體系與工作過程相融合、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相融合。
協同育人,精準確定培養面向。學校全面深化面向產教融合的應用型教學模式改革,以主動適應國家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為導向,緊密保持專業教學內容與產業技術變化同頻共振,準確定位學校產學協同育人的契合點,在產教融合、科教融合、師資隊伍、服務區域等方面重點發力,積極整合學校、政府、企業及社會資源,形成了以“校企協同、校校協同、校地協同、國際協同和組織協同、平臺協同、項目協同、活動協同”為特色的“四橫四縱”協同育人格局,實現了學校人才培養過程與企業工程實際需求零距離、無縫對接。學校還面向技術與工程應用實踐,逐步探索形成了“2+1+1”校企協同高品質人才培養體系。即學生在一、二年級以通識和基礎應用技能培養為主線,支持學生獲取工程基礎技能應用等方面的職業技能證書;在三年級以對接行業綜合技術、企業文化、從業資格為導向,進行學生應用能力的訓練和初級職業資格證書獲取培養;在四年級以對接行業綜合素養需求和崗位工程能力培養為目標,聯合企業,協同培養、定向就業。
突出重點,精準確定就業取向。學校以校政企一體化協同就業服務為主要抓手,統籌和共享就業資源,面向重點地區、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進行重點規劃和布局,積累穩定的、可持續發展的優勢就業資源。以產教融合、校企協同為基礎,形成學生專業實踐課程與校外就業實習的融合機制,校企協同從思想認識、職業素養、知識技能等方面助力學生找準就業定位。學校先后與360集團、華為公司、吉利汽車等200余家企業建立了校外實訓與就業基地,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多年位列全省高校前列,被評為“甘肅省非師范普通大中專院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
傾注真情 做實做細做精學生工作
學校堅持“科學化教育、規范化管理、人文化服務”工作理念,“用心、用情、用力,做實、做細、做精”學生工作,積極構建校院兩級學生工作體系,形成了“1234”學生工作格局。即:圍繞一條主線(以學生為中心),緊抓兩項工作(學風建設、安全穩定),實現三全育人(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實施四項工程(思想引領工程、團學拓展工程、資助育人工程、心理幫扶工程)。
學校為學生配備有一支“愛崗敬業、關愛學生、嚴慈相濟”的專職輔導員隊伍。學校學生資助制度完善,構建了“獎、助、貸、勤、補、償”學生資助體系,將貧困學生100%納入系統管理、資助信息100%填報,確保每一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應助盡助、應貸盡貸。學校每年均按事業收入的5%比例足額用于學生獎助工作。
學校共有科技學術、文化藝術、競技體育、社會實踐、志愿服務五大類學生社團50個,為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成才提供了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平臺。為鼓勵創新創業,學校專門設立創新創業學院,參加“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等賽事40余項,累計獲獎200余項。其中,國家級特等獎3項,一等獎8項,二等獎10項,三等獎19項,省級獎項共計200余項。學校建有個體心理咨詢室、團體輔導室、音樂放松治療室、沙盤治療室、情緒宣泄室等場所,用于開展個體心理咨詢與團體心理輔導,為學生心理健康保駕護航。此外,學校還被評為征兵工作先進單位。
書韻飄香 打造人文、生態、秀美校園
學校位于第五個國家級新區蘭州新區職教園區,校園占地面積1026畝,校舍建筑總面積25.69萬平方米,其中教學科研行政用房面積16.92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4442萬元,紙質圖書65.72萬冊,電子圖書37萬冊;運動場館總面積7.75萬平方米。
學校著力打造“百年校園、人文校園、秀美校園、生態校園、智慧校園”,采用風格獨特的書院建筑形態,建有多功能學術報告廳、平安校園指揮中心、體育館、帶獨立衛浴的學生宿舍等配套設施,建有1個省級工程訓練示范中心、2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0多個校企協同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和40多個專業實驗室,為學生全面成長成才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號角已經吹響,藍圖已經繪就。蘭州信息科技學院校長程蘭華表示,“在新時代的征程中,蘭州信息科技學院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守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立足甘肅、面向西部、輻射全國,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增強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以高格局、寬視野、新思路,進一步強謀劃、補短板、增能力、聚精神,以轉設為信息科技學院為新起點,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優化學科專業結構,走內涵式發展道路,乘勢而上,砥礪前行,努力建設一流應用技術大學,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培養更多優秀人才?!?/p>
版權所有 張掖日報社 Copyright ? 2012——2021
地址: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縣府南街109號 郵編:734000
投稿郵箱:zyxwgj@126.com 新聞熱線:0936-8860235
?聯系電話:0936-8860239 舉報電話:0936-8860205
隴ICP備11000452號-1
版權所有 張掖日報社 Copyright ? 2012——2021 地址: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縣府南街109號 郵編:734000 投稿郵箱:zyxwgj@126.com 新聞熱線:0936-8860235?聯系電話:0936-8860239 舉報電話:0936-8860205 新聞信息許可證號:621201800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280330002 隴ICP備11000452號-1 |
甘公網安備 62070202000118號 |
---|
校花陈若雪被校长抱到办公室,医生想吃我的大馒头,三级全黄的视频在线观看,美女裸体高潮喷白乳视频